平陽黃湯采制工藝|黃茶制作
平陽黃湯 產(chǎn)于浙江省南雁蕩山及飛云江兩岸的平陽、蒼南、泰順等地。歷史上以平陽產(chǎn)量最多,質量較好,故稱平陽黃湯 。因處于溫州地區(qū),過去也稱溫州黃湯。
溫州東臨東海,南與福建接壤,山脈毗鄰交錯,地勢較高,能阻斷早春冷空氣的南下,年均溫度17. 9℃,極端最低溫度- 4.5℃,空氣相對濕度81%,年降水量1600~1700毫米,宜茶生長。茶區(qū)多分布在山區(qū)海拔200~300米地帶,也有部分茶園在海拔500~600米處。開采較浙江其他地區(qū)早一個季節(jié)。溫州先有綠茶,后發(fā)展成紅茶,相傳清乾隆年間開始生產(chǎn)黃湯,至今已有200余年的歷史。
泰順的五里牌和平陽的水頭、騰蛟等地為黃湯的主產(chǎn)地,也是歷史上的黃湯集散地。溫州黃湯、泰順黃湯均以平陽黃湯 作為統(tǒng)稱。高級黃湯僅占總產(chǎn)量的十之一二,以平陽黃湯 名稱面市;其余十之八九者,制成茉莉花茶以“花黃湯”供應市場。主銷杭州、上海、營口、天津、北京、濟南等地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1.平陽黃湯 品質特征
平陽黃湯 外形條索細緊,顯毫,色澤嫩黃,有光澤。內(nèi)質香氣清高幽遠;湯色金黃明亮,滋味醇和回甘;葉底黃亮成朵。
2.平陽黃湯 采制方法
(1)采摘標準
與要求黃湯采摘分2個標準:高級黃湯采1芽1~2葉初展,普通級黃湯采1芽2~3葉開展。采摘一般在清明前后10天采制完畢。明前采制高級黃湯,明后采制普通級黃湯。采回后攤放4~5小時,當天鮮葉,當天制完。
(2)加工技術
①殺青 采用平鍋。鍋溫160℃左右,每鍋投葉量1~1.5千克,需要5~6分鐘。掌握多悶少抖的手法,使葉色變黃,殺透殺均,待葉質柔軟、葉色暗綠時,即可滾炒揉捻。
②揉捻 降低鍋溫,在鍋中進行滾炒揉捻,至多數(shù)茶坯成條、減重50%~55%時出鍋。
③堆悶 將揉捻葉趁熱一層一層攤至竹匾上,厚約20厘米。上蓋白布,堆渥48~72小時,待葉色轉黃即可初烘。
④初烘 用焙籠烘焙。烘芯溫度80℃左右,每焙1.25千克,烘約15分鐘,至茶坯七成干下焙。
⑤悶烘 初烘葉攤晾后,將茶坯放入布袋內(nèi),每袋1~ 1.5千克,連袋放在烘籠上悶焙?刂茶坯溫度約30℃,烘3~4小時,達足干時出烘。
平陽黃湯